杏彩平台官网充电宝多少毫安最好充电宝充电桩厂家合作加盟中国充电企业进军海外能链智

  行业资讯     |      2024-03-31 20:59

  天气只是题外线岁的苏西坐在电脑那头,裹着毛茸茸的皮草大衣,与一名欧洲的客户聊天,她脑子里想的都是交易。

  成都欢迎每一个努力的人,2023年从深圳回来后,苏西不分昼夜地工作,与来自印度、杏彩体育官网登录入口俄罗斯、欧盟国家的人打字交流,推销电车充电桩。她说:“如果你想要接单,你就得在客户空闲的时间沟通订单。”

  38岁的黄能桥也在深圳的工业园找到了新工作。做销售多年,他第一次有了连体绿色名片,上面是中文版,下面是英文版。

  园区外方圆2公里,幢幢工厂与大厦间,都是他的同行。所属街道为此在2023年举办了揭牌仪式,成立“新能源产业链党委”。原因是,该街道聚集了新能源企业近90家。

  眼下,苏西与乔治都有一致的期待。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跃居全球第一,中国的充电桩亦开始走向世界。福建星云充电桩负责人告诉盐财经杏彩平台官网,尽管公司仍以内销为主,但海外市场是重点发展方向。“我们很看好海外市场,并且在积极扩张。”

  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能链智电,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吴雪庐也有同样感受:“中国电车和补能网络生态在世界都是毋庸置疑的领先。”带着中国品牌的领先优势,进入电价高、用户消费水平更高的欧洲,“这对我们是很好的机会”。

  不约而同地,近两年,中国充电企业将目光放到了欧洲、美国、中东……2024年全国期间,全国代表冯兴亚指出,汽车出海近年由于海外品牌加速跟进、营商环境复杂,仍面临巨大压力,亟需国家提供助力。他因此提出促进产业国际合作、统筹出口共性课题、加强资讯及运力建设等建议。

  了解她的模样,是因为这位外贸从业者每天上班都打开摄像头。她不用说话,只需静静地开直播,“为了引流”。

  通过线上的独立站、阿里国际站和中国制造网三个平台,位于成都的源头工厂,将中国制造品发往各地。它同时接受贴牌,为他人代工生产(OEM),只要客户说一声愿意。

  苏西发现,与在中国安装公共充电桩不同,国外消费者更喜欢家用充电桩,安装在自家地库使用。于是,很多买家经常的反馈是:“这玩意儿怎么用?”

  飞行的动力也许来自眼下的蓝海。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跨境电商平台转化率最高的品类之一。2023年“3月新贸节”,阿里国际站的充电桩海外需求量同比暴增218%。英国、德国、爱尔兰、美国是其中搜索热度最高的国家。

  作为头部公司的高管,吴雪庐对盐财经回忆,2023年,他到中东、欧洲、日本、美国出差考察时发现,即使在欧洲,这个全球第二的市场,它们的充电生态网络不过类似于中国三五年前的状态。这让人看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可能性。

  车桩比,也是进入海外市场的一个观察指标。多家研报机构测算,欧洲和美国公共充电桩的车桩比都在15比1以上,远不及中国的7.5比1。与此同时,欧洲各国充电桩市场发展极不均衡,充电桩建设密度非常低。

  意识到当下的差距,欧盟出台“Fitfor55”政策,设定2030年新建350万个充电站的目标。

  许多欧盟国家在2022年前后开始发力,出台切实的经济补贴政策。在比利时,购买私人充电桩可以享受45%的个人所得税减免。在英国,购买充电桩的人可获高达75%的购买和安装费补贴。

  补贴政策加持下,大洋彼岸需求上涨,促使中国企业纷纷进军海外。吴雪庐介绍,能链智电是在2022年底正式迈开步伐的。等到2023年疫情管制放开后,“我们便开始大规模出海找方向和落地了”。

  能链智电创始人兼CEO王阳曾回忆,从2022年开始,不少国内充电桩企业都在做欧洲CE、美国UL及充电标准CSS1、CSS2的认证,认证周期普遍在3到6个月。

  有能力的企业几乎都在同一时间段选择“走出去”。比如,国内充电设备龙头企业特锐德在2023年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哈萨克斯坦企业等签订合作协议,建设当地充电设备。

  2022年,以汽配产品起家的道通科技,充电桩产品分别通过了欧标、美标的认证。同年9月,道通科技进入美国内华达州电力公司供应商名录,获得进入美国市场的“门票”。

  欧洲看上去生机勃勃、魅力无限,但真正踏上去的那一刻,金钱翻滚的热浪通常伴随着苦涩的滋味。

  多次调研欧洲市场的吴雪庐也有类似感觉。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到欧洲不同国家时他发现,充电服务都需要支付roaming费用,也就是漫游费。“这就和很多年前中国一样,跑到每一个地方都得开数据漫游,增加了非常多体系化和系统接口的不一致。”

  与此同时,不同于中国的支付手段以微信、支付宝为主,在欧洲,支付方式有40余种。这需要企业有相应的本地化改造。

  苹果手机与安卓手机插口之争,也存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国充电联盟主任刘锴发表文章指出,在技术标准层面,全球各地尚未形成完全统一的充电接口标准。有的地方有多个标准。目前,主要的接口标准包括中国的GB/T、欧盟的IEC、美国的SAE、日本的CHAdeMO及特斯拉的NACS标准等。

  即使企业有能力做本地化的改造和安装服务,吴雪庐说,效率也比国内明显地慢。“比如在英国做一个充电场站,首先要做环境评估,还要和当地居委会等组织确认环境要求、居民噪声要求等等。这些都需要更长的时间,也会增加更多不确定性。”

  这些差异都让吴雪庐感受到,正是中国的统一大市场的背景,才促使了我国新能源充电行业的迅速铺开,形成规模效应。

  出海欧洲,变成了一个看似美好、实则难度值在金字塔尖端的事情。“见智研究”曾在2023年底披露,国内充电桩上市公司盛弘股份表示,出海业绩落实的进程可能并没那么快,“因为一些地缘原因,国内企业出海欧洲流程较长,没想象中那么容易”。

  能链智电则在2023年选择先进入了中国香港,因为其充电市场也是欧洲标准。“作为试验点,练好内功。”吴雪庐说。

  他的公司在2023年6月收购香港屋顶太阳能总包商——香港光电89.99%的股权,从此与香港特区政府共同推动社区充电桩的安装。根据2021年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的《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年,全港应配有电动车充电设备车位超15万个。

  但亲自驶入这个“香饽饽”的国际都市,一切也不如想象般进入快车道。吴雪庐介绍,虽然香港大力支持安装充电桩,但根据法律规定,小区充电桩的安装都需要经过屋苑(即小区)立法法团的同意。这一规定,需要充电企业与当地法团进行谈判,花时间说服他们安装充电桩。

  “(谈判)到最后就会发现,这确实是和每个屋苑各自的情况有关系,或者与屋苑当中有多少人开电车有关系。”

  经过香港的摸索,吴雪庐总结,“在这样的体系中,大规模地、强力地推充电桩和充电服务,不可能迅速出成果,(政府2025年)规划很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延误”。

  香港的经验同时给了他们进入新市场的灵感。吴雪庐总结道:“出海的公司需要跨行政、法律体系的经验和人才。这样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沟通,了解对方的考量是什么,解决他担忧的核心问题。”

  出海的充电企业已经有了共识:这不是一条阳光普照的路。在异国尝到金子的滋味以前,这需要耐心、时间与金钱的浇灌。

  而这也是充电桩企业在国内竞争的痛点之一。充电桩运营和维护都属于一个投资密集型的领域,投资规模大,但产出效益却很慢。许多中国上市充电桩企业,虽然营业收入近年节节升高,但依然无法扭转亏损局面。

  如此情形下,道阻且长的出海之路,仍像吸铁石一样吸引中国充电企业。刘锴曾表示,在国内,直流充电桩的市场采购价格由10年前的2元/瓦,降至了现在0.3元/瓦。而海外直流桩单价普遍在1.2—1.4元/瓦,是国内的3—4倍。

  吴雪庐也告诉盐财经,即使在隔着深圳河的香港,香港光电的发电入网可以实现3港元/度电。“我们把所有的资金成本全部都算进去,(屋顶光伏)项目在香港还可以做到30%甚至40%以上的毛利率。”

  充电桩的“心脏”——充电模块起家的优优绿能,也曾在2023半年报中披露海外市场的高利润。该公司外销比例由2019年的15%上升至2022年的52%。同期,公司外销毛利率分别为50%、49%、46%和45%,远高于内销25%左右的毛利率。

  更高的市场单价和利润,让吴雪庐等中国企业主都想抓紧前往。而当下,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中国充电桩在海外的知名度不高,进入全新市场,几乎都要从零开始。

  兴业证券的一份报告指出,在美国快充桩市场,特斯拉市占率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58%。在欧洲,特斯拉以7630个快充站点的数量居第一,数量约为第二位Lonily快充站点建设数量的五倍。除特斯拉以外,欧洲市场还有ABB、西门子、施耐德、英国石油、壳牌等跨国巨头。

  与此同时,海外客户注重本地售后维护能力。例如,在欧盟充电桩招标文件中,售后服务、维护、有效运营时间等占据招标分数33.5%的权重。而在美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补贴计划(NEVI)要求,拿补贴的充电桩需要满足97%有效运营时间,且具备后续维护、维修及时性等能力。

  售后服务却是现阶段中国充电桩出海企业的短板。据了解,我国充电桩企业在欧美市场的销售和售后渠道,还处于刚开始搭建的阶段。

  “充电桩出海涉及安装、调试、维护和售后服务,这需要本地化的合作伙伴,或者建立本地服务团队、海外建厂,(这些都)有利于补齐短板。”能链智电CEO王阳表示。

  而当下,比起大笔投入、自建渠道,更多中国企业选择先与国际大亨或当地运营商合作。例如,2022年盛弘股份与英国石油(BP)达成合作,成为首批进入英国石油在华供应商名单的充电桩厂。

  香山股份的子公司均胜群英,一方面成为大众、奥迪等车企的供应商,为合资车企代工充电桩,同时杏彩平台官网,发布自己的欧标充电桩产品,加速开拓欧洲市场;能链智电则和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在2023年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与阿曼等中东政府和能源公司深入讨论战略合作。

  “在海外市场,不是每个市场都要独立开拓,而是要自上而下地寻找合作伙伴。”吴雪庐告诉盐财经。他总结,海外的种种因素,要求出海的中企拥有对细节和落地的超强能力。这不仅要求企业在当地深耕,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心。

  “我不认为会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拐点,过了这个点之后一下子就变好,”吴雪庐说,“出海一定会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这才是真实的商业世界。”

  做好最坏打算以后,一个好消息是,在欧洲,虽然特斯拉占领了头部名额,但剩余的运营商资源分散、市场份额不高,中国企业仍有借助中国经验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中国的电动汽车整体是一面旗帜”,吴雪庐怀有信心,“随着中国电车继续在世界领先,处在上下游价值链的企业今后做海外的拓展,会得到很大帮助”。